滚动新闻

【娱乐吃瓜】接班李安传奇,《哪吒2》导演饺子太太眼光独到

   中国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闹海》(下称《哪吒2》)由新晋动画导演饺子执导,自1月29日农历年初一上映以来,屡创票房新高,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影片,同时也是全球票房最高的动画片。截至目前,该片在全球范围内热映,包括新加坡。截止到稿件时间,它的全球票房已达到约27亿4000万新元,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第六位,本周有望超越现排第五的《星际大战:原力觉醒》(The Force Awakens),两者目前的差距约为2500万新元。

   随着电影的空前成功,饺子的奋斗故事也开始被广泛传播。令人惊讶的是,饺子的故事与李安——那个为华人争光并摘得奥斯卡奖的导演——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父母觉得离经叛道,妻子无条件支持

饺子因为电影成功,而登上中国票房最高导演宝座。

从药学到动画,饺子的非典型逐梦之路

   饺子本名杨宇,1980年出生于四川省泸州市,是一位动画导演、编剧和制作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本来,他可以选择一条众人眼中的光明前景,成为一名药学专家,然而,他却毅然决然地投身动画制作。这一决定在当时被亲友视为**“离经叛道”**,但事实证明,他的坚持和才华终究成就了一部部现象级作品。

妻子慧眼识珠,坚定支持

   饺子能成为卖座导演,除了自身的才华和努力外,妻子李梦琳的独具慧眼和鼎力支持也是重要推手。在进入动画行业之前,饺子曾在一家广告公司上班,而李梦琳则是公司里的兼职导演,某种程度上算是他的前辈

   在导演的道路上,李梦琳被饺子的理想和超凡的想象力深深打动。她不仅没有劝他放弃,反而鼓励他坚持下去,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正是这份理解与支持,让饺子在动画之路上得以无后顾之忧,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辉煌。

《哪吒2》票房还在攀升中,它目前是影史票房第六名。

艺术世家熏陶,李梦琳慧眼识才

   李梦琳的艺术眼光,与她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她的父亲是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母亲则是成都交响乐团首席小提琴手。作为家中独女,李梦琳自小接受高水平的艺术教育,后来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系,并远赴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深造,获得视觉传播硕士学位

   这样的背景,让她对艺术有着非凡的理解和鉴赏力。因此,当旁人质疑饺子的动画梦时,她却慧眼识珠,坚定地站在丈夫这一边,即便父母强烈反对,她依然坚持嫁给饺子。

义无反顾的支持,成就传奇

   婚后,李梦琳不仅独自支撑家庭经济、照顾孩子,还让饺子能全身心投入动画创作。从2008年至2011年,饺子辞去广告公司的工作,整整三年零收入,只能住在父母家,靠母亲微薄的退休金维持生计,被戏称为“啃老”。

   这段时间里,李梦琳的母亲曾因心疼女儿,跑去饺子家,发现衣服还未清洗,便劝饺子至少要分担家务,不要让李梦琳太辛苦。没想到,李梦琳回家后反而劝母亲别打扰饺子,让他专心钻研作品。

   这份耐心和信任,最终换来了回报——2008年,饺子推出处女执导短片《打,打个大西瓜》,不仅斩获柏林影展竞赛单元评委会特别奖,还在国内外赢得多个奖项。这部短片成为他导演生涯的重要里程碑,也证明了妻子的赏识和支持并没有错。

社媒上一名工厂负责人,安排工厂放假一天,让全厂近千名员工去看《哪吒2》。

“导演合伙人”李梦琳:幕后智囊与精神支柱

   中国导演陈凯歌、冯小刚的成功,离不开妻子陈红、徐帆在家庭上的全力支持,她们被称为“牺牲事业成全家庭”的典范。然而,李梦琳的角色却有所不同——她不仅是饺子的伴侣,更像是他**“非公开合伙人”,在精神与创作**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活简朴的李梦琳,被称为丈夫的**“稳定器”,不仅深度参与创作讨论**,还协助设计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成功吸引年轻观众。当饺子面临作品被质疑或否定的时刻,她始终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提供心理慰藉,让他能专注创作、不被外界干扰。

《哪吒2》VS.《美国队长4》:另类的“中美票房大战”

   《哪吒2》被视为华语电影工业进步的象征,不仅点燃了中国观众的民族自豪感,更在全球电影市场上,对抗好莱坞的票房霸权。其票房的强势表现,正是国产影片全球竞争力日益提升的标志。

   与此同时,紧随《哪吒2》上映的美国超级英雄大片——《美国队长:无畏新世界》(Captain America: Brave New World,简称《美国队长4》),也被卷入这股热潮,形成了一场另类的**“中美电影票房大战”**。两片的正面交锋,使这一话题迅速升温,成为全球影坛关注的焦点。

近千张戏院门票打印出来,非常可观。

“哪吒必须赢,美国队长必须输”?——社媒上的民族情绪

   “哪吒在海外活不活无所谓,美国队长在中国必须死。” 这句流行口号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反映出《哪吒2》的成功不仅是电影本身的胜利,更成为民族自豪感的象征。与此同时,《美国队长4》在全球多地表现不俗,但在中国市场遭遇票房惨败,截稿前该片全球票房约5亿新元,但在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中国,仅收获1亿人民币(约1800万新元),远低于预期。

国产电影“护航” vs. 好莱坞“阴谋”?

   部分观众对《哪吒2》在美国市场的放映情况表示不满,认为美国院线未给予足够的放映场次,甚至怀疑有“打压”嫌疑。与此同时,中国国内的“护航”举措层出不穷:

  • 四川某影院决定推迟上映《美国队长4》,以支持《哪吒2》
  • 工厂停工一天,安排近千名员工集体观影
  • 教育中心包场,邀请千名学生观看《哪吒2》

   更值得关注的是,社交媒体上形成了一股“不看哪吒=不爱国”的风潮,导致部分尚未观看电影的网友被贴上“不够爱国”的标签。

   这场围绕电影的票房大战,已然超越了商业竞争的范畴,演变成一场充满民族情绪的文化现象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