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冷对泽连斯基,唐宁街施以援手,欧洲在夹缝中聚力
2月2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副总统万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白宫的激烈争执震惊欧洲政坛,促使欧洲领导人迅速 реагировать并做出抉择。
美乌领导人会晤不欢而散后,泽连斯基立即从华盛顿飞往伦敦,受到远超美国之行的热烈欢迎。据新华社3月1日报道,当天,英国首相斯塔默重申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并与泽连斯基签署了价值超22.6亿英镑(约合人民币206.97亿元)的贷款协议,以增强乌克兰国防实力。斯塔默以热情问候、拥抱、合影和协议迎接泽连斯基。与此同时,多位欧洲领导人在网络上发声,表达对泽连斯基的支持。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斯塔默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唐宁街会面并握手。
然而,在俄乌冲突全面爆发三周年、美国大幅调整对俄乌政策之际,欧洲能否抛开美国独自应对乌克兰危机仍存疑问。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尽管公开力挺乌克兰的英国首相斯塔默,在私下却提醒泽连斯基及其他欧洲领导人:“必须优先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乌克兰的和平之路仍需经过白宫”。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新社3月1日报道,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评论称,欧洲高度依赖美国的庇护,因此支持泽连斯基的欧洲领导人可能“热闹一阵子”,最终仍会“各回各家”。
“欧洲集结”
据新华社2月28日报道,当天,特朗普与到访白宫的泽连斯基在媒体前发生激烈争执,泽连斯基随后提前离场。双方原定会晤后举行联合记者会并签署美乌矿产协议,但记者会取消,协议未签。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塔米·布鲁斯事后接受美媒采访时,一方面批评泽连斯基的行为“令人费解”,另一方面表示“美乌矿产协议仍有签署可能”。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8日,美国华盛顿特区,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爆发争吵。
争吵事件后,欧洲国家领导人纷纷表态支持泽连斯基
在近期争吵事件发生后,欧洲多国领导人迅速做出反应,支持乌克兰及其总统泽连斯基。多家媒体在报道相关表态时,普遍使用了“为泽连斯基集结”(rally behind Zelensky)的修辞。
据新华社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要坚强,要勇敢,要无畏。你永远不会孤单,亲爱的总统。”她还强调,“我们将继续与你们共同努力,争取实现公正而持久的和平。”同样,预计将成为德国下任总理的默茨也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无论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与乌克兰站在一起。”
据《纽约时报》报道,来自法国、德国、波兰、西班牙、丹麦、荷兰、葡萄牙、捷克、挪威、芬兰、克罗地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斯洛文尼亚、比利时、立陶宛、卢森堡和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的领导人纷纷发声,支持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欧洲以外的国家领导人也发表了类似声明。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西方国家领导人在表态时避免直接批评特朗普。不过,默茨和法国总统马克龙的部分言论被外界解读为不点名地批评特朗普。
尽管欧洲国家和欧盟领导人普遍支持泽连斯基,但也有例外。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延续其一贯立场,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感谢特朗普“勇敢地为和平站出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消息人士报道,与特朗普不欢而散后,泽连斯基已分别与马克龙、北约秘书长吕特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进行了交谈。在社交平台“X”上,泽连斯基转发了冯德莱恩、马克龙、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等多国政要支持乌克兰的最新帖子,并逐一回复“谢谢”。据统计,泽连斯基在一天之内至少在“X”上说了37次“谢谢”。
欧洲是否将走向更大自主?
争吵事件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社交平台上声援乌克兰,表示:“乌克兰属于欧洲!我们站在乌克兰一边……自由世界需要一位新的领导人,这一点如今愈发清晰。那么,就由我们欧洲人来迎接这一挑战吧。”
卡拉斯曾任爱沙尼亚总理,对俄立场一贯强硬。据央视新闻报道,不久前,卡拉斯原定于2月26日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会谈被取消。美联社将此解读为“美欧关系紧张加剧的体现”。
卡拉斯的表态显示出欧洲寻求更大自主性的意图。而马克龙的另一番言论则在欧洲自主权问题上显得更为具体。据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马克龙在3月1日接受采访时表示,若欧洲希望在防务能力上实现“更大自主”,他准备讨论可能的欧洲核威慑建设。目前,在俄罗斯以外的欧洲国家中,仅法国和英国拥有核武器。
马克龙进一步指出,建立一个独立于北约的自主欧洲防务体系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我们(法国)有核武器的防护盾,其他欧洲国家没有。而且,他们不能再完全依赖美国的核威慑力量。我们需要与那些没有核武器的国家展开战略对话,这将使法国更强大。”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的这番言论在欧洲领导人伦敦峰会前夕发表。据中新网报道,英国首相斯塔默将于当地时间3月2日主持这场峰会,讨论如何应对乌克兰危机以及更广泛的欧洲防务问题。
《华盛顿邮报》分析称,欧洲领导人既需努力修补与美国的关系,同时也需评估是否具备在援乌问题上与美国分道扬镳的能力。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斯塔默(左)在唐宁街10号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欧洲难以完全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英国知名智库查塔姆研究所近日发表文章指出,过去一周,特朗普政府接连会见了波兰、法国、英国和乌克兰四国领导人,显示“美国尚不愿轻易疏远欧洲”。然而,文章认为,在特朗普领导下,美欧关系的变化可能是“渐进式”的。对特朗普而言,美国对欧洲的承诺更像是“附带条件的交易”,而非“基于原则的义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月2日分析称,过去几周,美国对乌克兰支持的急剧转向令欧洲领导人和官员感到震惊。“许多人仍无法理解特朗普为何对泽连斯基如此愤怒,甚至在谈判开始前就对普京做出关键让步。”
据彭博社采访,超过七位欧洲官员表达了强烈不满,认为二战以来将欧美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任和共同价值观已不复存在。
现实困境:欧洲防务仍需美国支持
尽管不满情绪高涨,欧洲国家在现实层面仍需继续与美国合作。彭博社分析认为,欧洲短期内在防务能力上存在明显短板,必须依靠美国填补空白。即使欧盟能够筹集资金并提升生产能力以支持乌克兰,若特朗普政府彻底切断援助,美国在情报、太空和战场通信等领域的核心能力也将难以替代。
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自2022年以来,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总额已超过美国。在2月28日的“白宫闹剧”前,欧洲已着手筹备一项价值超200亿美元的援乌军事计划,试图通过资金和装备整合增强乌克兰在可能的谈判中的筹码,计划包括提供火炮弹药、防空系统、无人机等武器。
然而,乌克兰的作战能力仍高度依赖美国军事支持。欧洲的武器库存远不及五角大楼,多年的支援已导致欧洲库存逐渐枯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高级官员向《华盛顿邮报》表示,白宫激烈交锋后,特朗普政府正考虑终止所有对乌军事援助。这可能影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雷达、车辆、弹药和导弹,这些装备原定通过美国总统调拨权限运往乌克兰。
一位欧盟高级官员向彭博社透露,欧盟国家应从明年起将国防预算提升至占GDP的至少3%,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需达7%。前英国联合部队司令理查德·巴伦斯将军则指出,欧洲理论上具备填补美国对乌援助缺口的能力,但关键在于是否有“足够的政治意愿”。
修复关系仍是当前基调
目前,欧洲尚未到与美国彻底翻脸的地步。据马克龙办公室3月1日透露,在争吵事件后,马克龙分别与特朗普和泽连斯基通电话,呼吁双方保持冷静。马克龙表示,泽连斯基表达了恢复与美国对话的意愿,包括讨论美乌矿产协议,但未透露特朗普在通话中的具体回应。另据环球网援引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争吵事件后,英国首相斯塔默曾致电泽连斯基,试图说服他返回白宫修复与特朗普的关系。北约秘书长吕特也公开表示:“我认为泽连斯基必须找到一种方式,修复与特朗普及美国政府的关系。这对未来至关重要。”

当地时间2025年3月1日,英国伦敦,英国首相斯塔默(左)在唐宁街10号欢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华盛顿邮报》分析指出,欧洲各国之间的不同利益可能对欧盟战略的协同进程构成挑战。意大利总理梅洛尼与匈牙利总理欧尔班类似,与特朗普保持着良好的私人关系。然而,与欧尔班不同,梅洛尼一直坚定支持乌克兰。为此,她呼吁美欧领导人召开峰会,就包括乌克兰问题在内的共同挑战展开“坦诚对话”。梅洛尼在声明中强调西方的团结,指出“西方面临的每一次分歧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