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个港口售出获利228亿美元,幕后推手非李嘉诚,而是曾遭张子强绑架的他
228亿美元港口出售案:李泽钜时代的长和帝国新篇章
近日,长和系以228亿美元高价出售旗下43个港口,这笔震惊全球的巨额交易,让许多人误以为是李嘉诚的手笔。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自2018年正式退休后,李嘉诚便淡出长和系的管理,将商业帝国的权杖交予长子李泽钜。
此次港口出售案,正是李泽钜执掌长和帝国后的又一大动作。与父亲李嘉诚稳健保守的投资风格不同,李泽钜更倾向于灵活应变,积极调整资产配置以应对市场变化。这笔交易也充分展现了李泽钜的商业魄力和战略眼光。
退休后的李嘉诚,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个人投资和慈善事业中,鲜少过问长和系的日常运营。可以说,从2018年开始,长和帝国便已正式进入李泽钜时代。此次港口出售案的成功,也标志着李泽钜时代的长和帝国,正以崭新的姿态,续写着商业传奇。

李泽钜被低估的豪门接班人
李泽钜,这位低调的豪门接班人,其商业才能绝不亚于父亲李嘉诚和弟弟李泽楷。他的一生,是家族使命与个人奋斗的完美结合。
一、少年时代:书香门第与家族使命
1964年8月1日,李泽钜出生于香港深水湾道29号。父亲李嘉诚是香港商界巨擘,母亲庄月明则是其贤内助。作为长子,李泽钜自幼肩负家族重任。父亲为他取名“泽钜”,寓意“泽被后世,事业宏大”。
李泽钜与弟弟李泽楷一同就读于香港名校圣保罗男女中学,接受严格的中式教育。15岁时,他遵从父亲安排,远赴加拿大温哥华求学。留学期间,他曾在麦当劳打工赚取生活费,这段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父亲创业的艰辛。1983年,李泽钜加入加拿大国籍,为家族日后收购加拿大赫斯基石油铺平了道路。
二、求学与成长:斯坦福的土木工程精英
1985年,李泽钜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土木工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父亲特意安排他旁听长实集团董事会会议,潜移默化中学习商业思维。毕业后,他拒绝多家国际投行邀约,选择加入长江实业从基层做起。
三、初露锋芒:从万博豪园到长江基建上市
1986年,李泽钜参与家族对加拿大赫斯基石油的收购,首次展现战略眼光。1988年,他主导温哥华世博会旧址开发项目“万博豪园”,面对当地居民排外情绪,他穿梭港温两地200余次,最终促成两地同步发售,创下25亿美元销售额纪录,由此晋升执行董事。
1996年,李泽钜主导分拆长江基建上市,获得25倍超额认购,为家族资产增值千亿港元。同年5月,他在香港中环遭遇世纪悍匪张子强绑架。李嘉诚支付10.38亿港元赎金后,他次日即返回公司正常工作,展现出超乎常人的心理素质。
四、继承之路:从“太子”到长和掌门
2012年,李嘉诚宣布分家计划:长子李泽钜接管长和系核心资产,次子李泽楷获得现金支持创业。2018年3月16日,90岁的李嘉诚正式退休,李泽钜接任长和集团主席,掌管市值超8500亿港元的22家上市公司。
面对弟弟李泽楷的竞争,李泽钜以稳健作风取胜。后者虽凭借电讯盈科等企业拥有千亿资产,但多次并购失利导致负债累累;而李泽钜主导的欧洲基建收购、长江基建上市等案例,被《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企业家”。
五、家族传承:从“守业”到“再创业”
接班后,李泽钜延续父亲“发展不忘稳健”理念,同时推动战略转型:2019年斥资588亿港元收购英国电网,2020年投资100亿港元布局AI医疗,2023年成立“李嘉诚人工智能研究院”。其长女李思德(Michelle)自2018年起逐步进入家族企业,现任兆丰地产董事及慈山寺董事,被视为第三代接班人。
家庭生活方面,李泽钜与妻子王富信(后改名王俪桥)育有三女一子,一家六口仍与李嘉诚同住一栋豪宅。他坦言:“父亲是我最钦佩的人,我们既是父子也是拍档。”
李泽钜的故事,是一个关于责任、智慧与坚韧的传奇。他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的商业帝国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