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领导人通话:普京迟到1小时,谈2小时仍拒停火
普京再显“派头”,让特朗普苦等一小时。两人通话超两小时,创下历史新长,特朗普兴致勃勃畅谈,普京却仅淡淡回应:“缴枪不杀。”

普京
日前,备受瞩目的美俄领导人通话如期举行。然而,对话尚未开始就出现波折。按常理,这种重量级通话,普京理应早早在克里姆林宫待命,但这次他却足足迟到了52分钟。普京“迟到”已非新鲜事,外媒却解读此举是他有意对特朗普“示威”。
据报道,通话前半小时,普京现身莫斯科一场工商业领袖论坛,神态轻松自若。论坛进行到一半,与特朗普约定的时间已到,他却仍未离开。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在会上发言时激烈批评西方国家以“粗暴无礼”的方式打压俄罗斯。
这一系列举动似乎暗示,普京并未将与特朗普的对话放在首位,也为随后通话的结果埋下伏笔。据悉,特朗普与普京的通话持续了148分钟,超出原定计划28分钟,刷新了两国领导人通话时长的历史纪录。

特朗普
通话结束后,特朗普迅速在社交媒体发声,宣称此次对话“非常成功”,并表示普京已同意他在未来30天内“停火”。此言一出,西方媒体纷纷以“普京同意停火”为头条大肆报道。然而,事实并非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普京的“停火”另有玄机。
普京确实表态,俄方愿意在接下来一个月内“停火”,承诺不攻击乌克兰的能源设施。但他同时强调,正常的军事行动不会停止。换言之,普京仅同意“有限停火”。至于全面停火,他也开出了条件:西方国家必须先停止对乌克兰的援助。

普京访朝“迟到”
然而,众所周知,美国通过军援换取了乌克兰的关键资源,如今难以食言。而欧洲国家则铁了心要绕开美国独自支持乌克兰。至于乌克兰方面,泽连斯基第一时间明确表态,反对西方停止援助。
这意味着,“全面停火”实际上是个空谈。西方和俄罗斯都希望停火,却无人愿率先让步。尽管“局部停火”看似是此次通话的成果,但俄乌领土争端以及美、欧、俄之间的利益博弈等核心问题,仍未找到解决之道。
对于被困在库尔斯克的乌军,普京承诺,只要他们投降,俄方将善待俘虏,绝不取其性命。普京话里话外透着一个信号:缴枪不杀。这不仅是对库尔斯克乌军的喊话,更是对西方国家的一次试探。

冰球赛
普京此举意在传递信号:只要西方停止援助,俄方不会对乌克兰赶尽杀绝,自然会考虑停火。虽然拒绝了特朗普的全面停火提议,普京仍不愿让气氛过于尴尬,也给了美国一些面子,比如同意俄乌交换战俘、举办美俄冰球友谊赛等。
这一系列动作表明,普京希望向美国示好,缓和双方关系。然而,涉及全面停火,俄方必须谨慎权衡。若西方无法满足俄方条件,俄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原则下难以妥协。说了这么多,普京对乌克兰和西方的态度归根结底只有一句:缴枪不杀。